首页
|
“一带一路”进程中的文化理解与融合——以中非交流为例 赵晓临教授主讲《锦绣中国》发布时间:2021-12-15
大家对非洲有什么印象?你们觉得建在非洲的孔子学院是什么样子的呢?12月9日,赵晓临教授在《锦绣中国》课堂上讲授了以“一带一路”进程中的文化理解与融合——以中非交流为例”为题的课程。
赵晓临教授从她在非洲参与筹建孔子学院开始讲述,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在非洲的经历和感受。跟随着赵老师的思路,同学们了解到了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:“丝绸之路”这个专业名词是在1877年由德国地貌学家,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最先提出的。而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是1913年由法国史学家汉学家沙畹提出的。 中国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为了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,目标是传承和提升古丝绸之路作用,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,实现共赢共享。一带一路的“一带”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;“一路”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。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经过多年的建设,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利益,如加速了工业转型,提升了对外投资;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等。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也给其它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,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合作,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(中国路)。这条建在埃塞俄比亚的高速公路完全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;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,在被称为“魔鬼之海”“恶魔之海”的海域,中国人硬是把这座桥建了起来,说明了中国有超强的技术能力;还有如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桥车制造业等。 赵晓临教授指出,建立在非洲的孔子学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非之间的友好交流,从而推动“一带一路”的顺利发展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的发展,非洲为中国产能(产业)转移提供了机会,我们要坚持在共赢共生链保障中促进中非交流的可持续发展。 |